掌阅科技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08-29 17:26:08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掌阅科技(603533)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资料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互联网数字阅读平台服务、版权产品等。互联网数字阅读平台服务中,公司以出版社、版权机构、文学网站、作家为正版图书数字内容来源,对数字图书内容进行编辑制作和聚合管理,利用“掌阅”、“得间”等数字阅读平台面向互联网用户发行数字阅读产品,通过用户充值付费或者利用其流量价值为各类客户提供多样的商业化增值服务来获取收益。版权产品业务中,公司通过运营网络原创等文学版权,向阅读、影视、动漫等各类文化娱乐类客户输出其内容价值和IP价值,从而获取版权及衍生收益。

(二)行业情况

(1)数字阅读行业蓬勃发展,出海持续加速

根据《2022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呈现优质内容供给持续扩大,数字文化消费渐成主流;多种盈利模式齐头并进,市场发展空间稳步释放;多媒体助力阅读场景化,产业链上游深度融合;“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内容深度开发成主流的特征。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为463.52亿元,同比增长11.50%。其中大众阅读335.91亿元,占比72.47%,专业阅读31.93亿元,占比6.89%,有声阅读94.88亿元,占比20.64,大众阅读市场规模占比逾七成,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营收类型来看,订阅营收225.89亿元、版权营收97.41亿元、广告及其他营收140.22亿元,订阅营收占比逐年降低,版权和广告营收逐渐成为推动产业规模发展的动力源。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平台上架作品约5,271.86万部,较2021年的3,446.86万部增长11.06%,网络文学、电子书以及其他类型的作品量均有所增长,相较于2021年增长率分别为7.93%和14.61%,其中网络文学作品约3,458.84万部,远超其他作品形式。用户规模层面,2022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亿,增长率为4.75%,人均电子阅读量为11.88本,有声书7.44本。2022年,数字阅读加速出海,出海作品总量超61.81万,呈现出多地区、多语种、多题材、多类型、多模式的发展态势,成为书写和传播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

2022年,网络文学的主流化、精品化程度显著提升,继续保持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根据《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389.3亿元,同比增长8.8%,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92亿,网络文学作家数量累计超过2,278万,海外网文访问用户规模达9.01亿。在内容精品化趋势的持续推动下,网络文学海内外主流化程度显著提升;“90后”作家已成为网络文学创作中坚力量,“00后”作家成新增主力;内容题材方面,现实、科幻、玄幻、历史、古言成为“中国故事”五大标杆题材;网络文学付费与免费模式呈现共荣局面,付费内容质量、收入双增,付费重回高增长。

(二)AIGC赋能数字阅读行业

2022年,从引爆AI作画领域的DALL-E2、Stable Diffusion等AI模型,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接近人类水平的对话机器人,AIGC不断刷爆网络,其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学术界和产业界也都形成共识:AIGC绝非昙花一现,其底层技术和产业生态已经形成了新的格局。

根据腾讯研究院《AIGC发展趋势报告2023》,AIGC代表着AI技术从感知、理解世界到生成、创造世界的跃迁,正推动人工智能迎来下一个时代。AIGC有望成为新型的内容生产基础设施,塑造数字内容生产与交互新范式,持续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创新:从范围上看,AIGC逐步深度融入到文字、代码、音乐、图片、视频、3D多种媒介形态的生产中;从效果上看,AIGC在基于自然语言的文本、语音和图片生成领域初步令人满意,特别是知识类中短文,插画等高度风格化的图片创作,创作效果可以与有中级经验的创作者相匹敌,在视频和3D等媒介复杂度高的领域处于探索阶段;从方式上看,AIGC的跨文字、图像、视频和3D的多模态加工是热点。

AIGC对数字阅读行业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潜在影响:降本增效,降低内容生产成本,提升内容创作效率,提高内容生产质量;个性化内容生成,和传统的数字阅读行业“作者写作——读者阅读”的商业模型相比,人工智能模型可根据个人用户喜好生成个性化内容,用户将有机会参与内容创作,这将有机会打造新的更具互动性、个性化的数字阅读业态;多模态拓展,增加内容生产的多样性,将数字阅读行业的IP低成本、高质量、多模态衍生,从而提升IP的无形资产价值,并引领数字阅读从单一的文字向文字、图片、视频相互结合的多模态演变。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大力发展免费阅读,持续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增加对创新业务的投入,夯实公司在数字阅读领域的数据、场景和用户等综合优势,营业收入、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769.1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24.8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39.9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368.4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7.23%。

报告期内,公司强化内容生态建设,提升内容的生产能力,夯实内容判断、内容采购、内容创作、内容验证等环节精细化能力,内容生产质量进一步提升。持续增强优质内容储备,引入了《赶时间的人》、《热爱生活的一万个理由》、《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寻秦记》、《翦商》、《像树懒挂在书上》等数万部精品数字图书,《中国式沟通智慧:受益终身的社交秘籍》、《自在》、《人生的底气》等10万余小时有声内容,进一步夯实了内容壁垒。由公司联合出品的长篇报告文学《西海固笔记》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荣获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公司原创文学《铁骨铮铮》、《神工》、《繁星织我意》、《逍遥游》、《盛唐风华》五部作品入选“新时代十年百部中国网络文学榜单”,其中《铁骨铮铮》入选“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1年度)。

报告期内,公司深耕数字阅读生态,基于内容优势深入布局IP衍生产业链,加大创新业务投入,不断拓展出海业务。IP衍生方面,公司IP改编的动漫《元龙》第三季在B站上线,播放量破亿;搭建起专业的短剧生产运营体系,在内容侧建立起数量和质量稳定输出的能力。阅读出海方面,公司不断深化布局并扩展繁体中文、西班牙语等多个语种方向,打造了《fated to my enemy》、《alpha swap》等爆款原创作品,得到了海外用户的喜爱。

报告期内,公司利用在内容版权资源、创作者生态、海量用户资源等领域的优势,加快AI大模型在数字阅读垂直领域的调优工作,推动AIGC在内容生产、营销推广、产品创新等领域深化应用。推出国内阅读行业首款对话式AI应用“阅爱聊”并进行封闭测试,聚焦阅读过程中的“聊书”、“聊人”两个场景,为用户提供创新体验的阅读交互方式,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被评选为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应用典型场景案例。

三、风险因素

1、国家对数字阅读行业的监管政策调整的风险

数字阅读是互联网行业和数字出版行业交叉形成的细分行业,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有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版权局等。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数字出版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型业态,实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对互联网行业和数字出版行业的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完善之中。若未来行业监管政策调整导致公司业务范围、经营模式等无法适应调整后的监管体制和政策要求,将有碍于公司业务经营的稳定性,给公司的持续稳定经营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2、数字阅读行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进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大型互联网公司持续加码数字阅读行业,数字阅读行业竞争呈现日益激烈的态势。公司如果不能有效地制定实施业务发展规划,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带来的挑战,未来则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丧失其原本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

3、市场推广成本上升导致盈利水平下滑的风险

随着互联网行业格局的逐步成型,流量红利效应减退,流量成本进一步攀升。在此背景下,公司“付费+免费”模式为实现用户的不断渗透,将面临更高的市场推广成本投入,可能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影响。同时,流量成本的攀升,对公司存量用户的精细化运营将有更高的要求,若对存量用户的精细化运营效果不达预期,公司业绩增长将由更多增量用户贡献,势必加大推广力度,更高的渠道推广投入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4、数字内容遭受盗版侵权的风险

版权对于数字阅读行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数字阅读企业的内容壁垒和核心竞争力之一。尽管我国数字版权的保护机制在逐渐加强,但仍有较大空间需完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数字出版侵权案件面临取证难、认定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仍然存在部分以盗版方式取得并传播数字阅读内容的现象,侵犯版权所有者和正版授权方的利益,影响作者的创作积极性,破坏行业生态,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也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销售收入,对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5、业务模式转型和创新的风险

公司目前的核心业务为数字阅读。未来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商业模式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变革和创新。公司是否能在行业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经营业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公司由于行业理解偏差、市场竞争不利或自身经营不良等原因导致业务转型和创新不足,则可能无法实现预期业绩目标,将对公司未来的持续经营能力、市场竞争力及成长性构成负面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庞大而稳定的用户群体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数字阅读领域,凭借产品体验和先发优势,逐步成为数字阅读行业的领先者。公司运营的数字阅读平台已积累庞大的用户规模,用户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阅读习惯,报告期内公司平均月活跃用户数量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人均阅读时长进一步提升,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较强。

2、丰富而优质的内容资源

公司通过多年的积累,数字内容资源丰富,品类众多,包括图书、有声读物、杂志、漫画、自出版等多种类型,对优质重磅书始终保持了较高的覆盖比例,能够满足用户各种类别、各种场景的阅读需求。公司为了让用户享受高品质的正版阅读体验,持续引进精品数字内容,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和上千家出版公司、文学网站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建立了广泛的直接内容采购网络;同时大力发展“掌阅文学”内容孵化生态体系,累计签约作者数万名,通过挖掘、签约、培养、推荐、衍生增值等手段向内容市场输出大量优质内容。

3、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一直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不断实现产品的迭代升级。报告期内,公司的技术团队进一步强化了算法基建和技术基建,完善了文字、有声、短剧等更多类型的内容分发能力,同时将算法能力和营销场景深度融合;围绕云端技术进行基建升级,进一步提升了研发效率和迭代自动化水平。将生成式AI能力与阅读场景相融合,推出了阅爱聊产品,依托AI大模型赋能数字阅读场景,为用户提供创新体验的阅读交互方式。

4、基于海量用户及丰富内容的深度运营开发能力

公司数字阅读平台聚合了海量的数字阅读用户和丰富的数字内容资源。公司坚持精品理念,大部分出版图书内容均采用图文并茂等富媒体的内容展现形式,充分满足用户的阅读体验,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和算法体系,高效精准地将优质内容触达用户,形成了以内容挖掘和用户行为为导向的高效数字阅读运营体系。基于数字阅读平台的海量用户,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深度运营能力,结合商业化增值与用户特征等因素,搭建商业化平台,实现商业化增值与用户阅读体验的结合。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