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有点熟,伊拉克空军“拒绝采购枭龙”,6.64亿美元打水漂了

2023-08-09 18:09:52 来源:浩然史观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枭龙战斗机是一种轻型战机,它是由我国主导研制,中巴两国共同研制的先进利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虽然与我国歼10系列比较略有差距,但对于国土面积较小的防御型国家而言,枭龙的作战半径、防御机制是完全足够的。

且此战斗机性能优越,退能防御,进能侦察作战,是一款适应性超强的战斗机。

可以说,对于巴基斯坦此类面积较小、空军装备较弱的国家,枭龙的购进是能够很好地增强国家领空安全保障的。即便是在其他各种战机面前,枭龙也是很能打的。

故此,我国一直期待它能广受欢迎,开拓新市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尽管阿根廷、伊拉克等国几度试图达成合作,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其实在各国之间,这种武器的合作购买临时反悔是很常见的,因为其中涉及面之广,消费金额之大,牵涉人员之多都很容易造成采购意愿突如其来的变更。

这些难以避免的因素便是影响国家是否确定买进的关键因素。

可是为何枭龙外销几乎总是难逃波折的命运呢?这个中原因还需细细琢磨。

一、从经济和政治原因上看他国为何会放弃购买枭龙。

从政治和经济层面上看,一方面,国家需要购买此类数量庞大的军需装备,必然是要花费巨资的。

但是有着相当雄厚资金和卓越军事实力的国家就一定会优先考虑枭龙吗?从其历年的销售记录来说,这是不一定的。他们的第一选择一般都不是这个。

到现在为止,枭龙外销其实仍不算顺利,成功销售出去的也只有尼日利亚和缅甸。事实上,这个数量并不算多。

并且中缅是近邻,中尼关系也非常友好,这在某方面也可以看作是与中国的交好。

除此之外,像日韩、印度、西欧等国家则有自己属意的战机,是以,愿意购买的国家大多是与中巴友好、冲突较少的第三方国家。

不过作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能力自然有限,是很难承担大数量金额去装备大量战机的。

即使有意购买枭龙,也要求多个部门的协调商定,即自己国家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能买得起、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能用得起。

另一方面,这些采购提案的考察、商议、审核无不需要耗费十分久的时间。

在此期间,一些要员变动、风云波动就很可能影响到当地的财政和政治情况以及当下的购买方案,本次的伊拉克不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吗?

本来支持推动采购枭龙的伊纳德,是积极推进双方购买合作发展的,但随着伊拉克国内局势变化莫测,这些提案也不得不搁置,甚至放弃。

二、其他国家的长久成见对购买也有影响。

另外,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始终存在着长时间的偏见与歧视,他们洋洋自得,坚定认为我国是绝对造不出这种高科技武器的。

技术封锁、芯片封锁……这些已是家常便饭,只能靠我国研究员废寝忘食钻研。

就算造出,也不愿意承认我国有如此能力造出性能优越的枭龙战机。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他们并不信任我国的武器研发技术,且对外大肆宣扬,毫不掩饰对枭龙战斗性能的怀疑。

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其他人自然很容易联想到枭龙战斗机的功能效果也许存疑,也许会与事实不符,对其印象大打折扣。

这也导致世界各国在一定程度上对枭龙战机的认同度偏低。

此外,当今世界上广受认可的轻型三代战斗机,已有jas-39,ka-50等。这些战斗机已经被多国采用且服役多年,在国际上拥有广泛的信任基础。

面对才生产投用不久的枭龙,许多国家自然不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购买“初露头角”的枭龙,而是更青睐于“从军”数年的jas、ka等系列。

它们占据了轻型三代机对外销售的绝大部分市场,买家与卖家往往是早已合作数次,彼此熟悉,因此枭龙战机很难撕开市场缺口,去占领这些市场份额。

客观来讲,对于当今世界上愿意购买枭龙的国家来说,他们已经斥巨资,花大力气装备上了新武器,短时间内是不会轻易更换的。

而且,购买武器不仅仅只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么简单,其背后还有掺杂着复杂的政治背景,就像印度,为了获得美国的帮助保护,甘愿花大价钱去购买美国的武器。

故而想要开拓新的销售市场也需要考虑背后各国的政治经济关系等要素。

简而言之,购买军需武器却又突然变卦,其中牵扯复杂多变。任何国家想要引进诸如此类装备都保持着谨慎再谨慎、思考再思考的严肃态度。

所以关于枭龙是否能够打开市场,成功外销也不用操之过急。

本文由“历史有言”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