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开车碰上内急已经够尴尬了,而一路上“有车位没厕所、有厕所没车位”更令人崩溃。日前,为解决司机如厕“最后一米”的停车烦恼,江苏南通在市区临路公厕附近设置27处共54个路侧限时停车位。免费停车、限时提醒,既解了驾驶员“燃眉之急”,又能有效杜绝违停现象。
俗话说“人有三急”,可在禁停路段“下车方便”,又面临被贴罚单的风险,在公厕门口设置专门限时停车位,尤为必要。近些年,除了南通,广州、西安、杭州等城市也相继尝试类似方案,虽然各地叫法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让“方便”真方便,向着更人性化的方向不断破题。当然,广大司机朋友也要充分体会这一举措的善意,不要长时间占用限时车位,这样举措才能真正生效,体贴才能落到实处。
提升城市品质“三分靠建、七分靠管”,便民服务多不多、人性化细节足不足,理应是精细化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大拆大建”的时代已经过去,治理更要从细节处入手,根据实实在在的民生诉求提升服务,把城市建设得更加舒适宜居。近年来,各地在“微改造”上下了不少绣花功夫,从唤醒“沉睡”空间解决停车难题,到打造“父母食堂”服务老人用餐,再到增设“1米高度”践行“儿童友好”,当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都能感受到城市之便,幸福感和获得感自然水涨船高。
城市的主角是人。著名建筑师扬·盖尔在《人性化的城市》中提出,要打造“可居住的、健康、安全、可持续的”城市,就必须把人放在城市的中心。今天,民生诉求愈发多元,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与期待也越来越高,更整齐的背街小巷、更和谐的交通环境、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城市治理需要改进提升的方向,就藏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多多关注解决“停车如厕”这样的小事,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改进和优化才能更加有的放矢,我们的城市也会更具温情与活力。
标签: